文章目录
- 🌆 封面图:金黄色的落日
- 🍎 切换到 Apple Native Apps
- 🧑💻 Zed 使用体验
- ☁️ Self-hosting 的必要性
- 😡 愤怒能够消解抑郁情绪
- 📚 本周在读:《别独自用餐》
- 🤔 Q4A #0:为什么你的岗位好像螺丝钉?
你要记住,爱、互惠和知识并不像银行存款那样越用越少。创造力会激发更多创造力,金钱会带来更多金钱,知识会带来更多知识,朋友会带来更多朋友,就连成功也会引领更大的成功。最重要的是,你的付出会带来别人的付出。纵览历史,这个「生成」道理在当今社会表现得最为明显,在这样一个人际时代,世界的运行越来越合乎人际交往的准则。
无论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,无论你知道什么,你都要明白,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的思想、经历和那些你接触的人共同促成的,而那些东西或是你亲身所得,或是你通过书籍、音乐、电子邮件或你所处的文化间接得来。现在并没有记录表明,积累要达到多少量,事物才会向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。因此从现在起你就要下定决心,开始广交朋友,积累知识、经验和人脉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。
——《别独自用餐》
我现在觉得,在图书馆里的我才真正自由,因为在这里才能专心看书、学习、coding,才能让思维自由驰骋。在舒服的家里则不能。
上周由于中秋假期以及各种杂事,Weekly 跳过了一周。其实我上周有写了一半的一些话题,只是没能及时地在周日 24:00 之前找个时间将它们整理好发出来,所以合并到这一周发。
不过,我觉得 Weekly 还是以一周为单位更合适。这期以两周为单位,我发现有些想法被搁置了两周的时间就不想写了。得趁保鲜期把它们记录下来。
🌆 封面图:金黄色的落日
🍎 切换到 Apple Native Apps
我越来越喜欢所谓「Apple Native」的软件,即 Apple 开发的第一方软件。比如:
- 日常重度使用 Notes、Reminders 和 Calendar 三件套,它们承担了日记本、规划表等和生活有关的一切功能。特别是 iOS18 更新后的 Calendar 能够和 Reminders 深度整合,使用体验媲美滴答清单。Notes 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也很不错,我已经停止使用 Notability 和 Goodnotes 了……
- 主用浏览器是 Safari。虽然之前体验的 Arc 确实惊艳到我了,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我还是换回了 Safari,因为它的简洁、稳定、生态集成(能自动填写验证码等)、省电省内存(相比 Chromium 内核浏览器……)。当然,为了应对 Safari 令人诟病的插件生态和某些奇怪的兼容性问题,我还是将 Chrome 作为备用浏览器。
- 之前骂过的 Freeform,随着版本更新,功能也日趋完善。新版创建图形后能够在节点上建立连线,感觉用来画流程图可以替代 draw.io!
- 用 Keynote 做 PPT,(个人感觉)体验比隔壁没品的 PowerPoint 好很多。
- 功能贫瘠但 UI 绝美的 Apple Music,这个显示歌词界面的动画真的 only Apple can do!
之所以喜欢 Apple Native Apps,最大的原因是它们高度统一的设计语言。Windows 和各种 Linux 发行版,功能或许都更加丰富,各种软件都有更多选择,然而有这样一种东西只有 Apple 能够实现:统一的设计语言。不同开发者创造的产品可能各有各的好,但 UI/UX 永远不可能统一;Windows 和 Android 等不同操作系统,用户体验的统一更是天方夜谭。只有 Apple 掌控着自己的各个平台能够达到 UI/UX 极致的统一。
此外,我还希望保证软件(包括数据)的可用性。那些我不信任的开发者,我会担心他们公司倒闭或跑路,或者某天软件曝出重大安全问题,或者乱七八糟的版本更新毁了我的体验(典例:Memos)。软件服务就是如此脆弱。因此,我使用的所有软件服务,要么技术细节彻底对我完全可见可控(比如 Typora 结合 Git 管理笔记文件;比如我的各种 self-hosted 开源服务),我可以通过手动管理数据保证其稳定性;要么是一个我信任的提供商,技术细节彻底无需我关心(比如 Apple 的软件)。Apple 的软件向来有这样一种设计思想:对用户隐藏一切技术细节。这点我也很喜欢。
此外还有独有的 Apple 生态的联动,包括 iCloud 跨端同步、和 Shortcuts 的整合等等。总之,我确实已经陷入 Apple 生态无法自拔了 😭。
🧑💻 Zed 使用体验
众所周知,最近 Cursor 这款 IDE 非常火爆。因此,我从 VSCode 换到了……Zed!(开玩笑,其实没有因果关系)现在我已经将 Zed 作为我的主力 IDE。
换到 Zed 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流畅,干什么都快。相比之下,VSCode 实在太卡了。虽然 VSCode 相比其他 Electron-based 桌面端软件已经做了很充足的优化,但毕竟是 Electron,还是和 Zed 这类 Native 得应用没法比。体验了 Zed 的流畅,我再也回不去了。
此外,Zed 还异常简洁。随着插件的增多,VSCode 的配置越来越复杂,各种配置冲突和莫名其妙的问题也经常遇到,带来了很大的心智负担。VSCode 的插件系统的生态堪比一个操作系统,然而作为一个 IDE 真的需要这些吗?诸如 API 管理、容器管理这样的插件,用命令行或者独立的应用都能更好地完成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 Zed 这种回归 IDE 本源的简洁设计。IDE 的核心功能应该只有一个:coding。Zed 很符合我钟爱的极简主义美学!
至于 AI 功能,当然目前没有 IDE 比得上 Cursor。Cursor 的 AI 确实惊艳,但我个人认为它更适合快速从零开始创建一个项目,而对于现存比较大的项目的继续开发,我更偏向于手写。Zed 能够使用 GitHub Copilot,也支持接入自己的 API,对我而言也够用了。
除此之外,Zed 简洁有设计感的 UI 也是打动我的一部分。😁
☁️ Self-hosting 的必要性
本周阿里云盘出现了史诗级的故障:用户通过 bug 能够看到其他用户云盘中存储的照片。在各大社区都有帖子,揭示该 bug 能够 100% 轻易地复现。能看到的图片甚至包括发票单据、私人照片等敏感信息。
虽然最近各种云的故障频频发生,腾讯云、网易云、金山都出现过事故,阿里云也刚刚出现新加坡机房火灾的事件,但这些都只涉及可用性,代价无非是一段时间服务无法访问。然而,此次阿里云盘的事故,却关系到数据安全性,比之前一切事故都严重得多。至今,只有少数媒体的简短报导(并一律以「官方已解决」为结局戛然而止),显然是经过了公关。而阿里云盘官方至今没有给出任何回应。(最近真是该厂的多事之秋:新加坡机房着火;云盘出现这样的事故;飞猪平台又被曝市监局短信事件……)
这件事情再次提醒我们数据安全的重要性,尤其严重的是它居然发生在这样一个我以前十分信任的产品上。不过,换个角度想,别的云盘,乃至一切我目前信任的云服务,都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。这次只是阿里云盘的照片出问题,下一次万一是我主用的 iCloud 呢?万一是更敏感的密码管理器呢?
因此,对于重要的数据,特别是密码这类敏感的数据,我一定会选择自己部署 self-hosted 的开源软件服务,例如 vaultWarden。虽然也有一定的风险,但至少数据安全由我自己负责,而不是由什么草台班子负责。
😡 愤怒能够消解抑郁情绪
本周经历了一次极差的面试体验。面试官首先没问我的任何项目,直接问了八股;在我明确表示对他所问的话题了解不多时,他还继续针对这一问题穷追不舍地问。最过分的是,由于我很多问题没回答上来,(按我的理解)面试官几次隐晦地表达了讽刺和贬低的意思。事后想想感觉被 PUA 了,或许这就是 KPI 面。
当然,刚面完这场的时候我的情绪是非常沮丧的,毕竟事实是我没能回答上来很多问题。差点就陷入了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。结果和朋友狠狠吐槽了一通这个面试官,将我的情绪转变成愤怒。骂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好多了,刚才的沮丧和抑郁居然减轻了不少。
想起来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提到过:愤怒是一种很必要和健康的情绪;性格暴躁的人往往是不会得抑郁症的。适当的时候,愤怒确实能够很好地调节情绪,避免内耗。
以后要多愤怒,少内耗!😡😡😡
📚 本周在读:《别独自用餐》
《别独自用餐》,我称之为「当代社交指南」。
本书指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。「经济潮涨潮落,友谊地久天长。」在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(无论是发展还是衰退),今天的财富、职业、权力可能随时灰飞烟灭,只有真正的友谊不会。许多信息也并不存在互联网上,只能通过人去获取掌握。(上周的《远见》中,也提到了人脉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)参加了 Advx 之类的活动,和越来越多的人交流,我其实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交的重要性。这和所谓 i 人 e 人无关,与人沟通、建立 connections,是成功的职业生涯和生活的必需品。
本书提出,要有策略和有目的地进行社交,制定自己的社交 OKR 和「行动计划」,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去严肃地执行。(这让我想起来《远见》中的这个观点:把每次聊天都当成一场面试)
在学校里,尤其在我们信息院,会主动社交的人太少了,大多数都是所谓的传统「理工男」。这导致一直以来我也对这样的环境习以为常,没能了解到社交的重要性,也不知道如何去社交。而参加各种活动之后,以及参考了这些书里的各种事例和许多技巧,我能观察学习到别人的社交模式,认识新朋友变得不那么难了。
我发现我的「社交舒适区」就是线下的 1v1 聊天。如果陌生人很多我可能会不自然,但线下 1v1 我一般都能比较放松。当然,内向和外向的人充电方式是不同的,超高强度的社交对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。找到自己的「舒适区」十分重要。(比如,我不可能像本书标题所说那样,不「独自用餐」!)
我将社交作为本 gap year 的年度核心任务之一。
你要记住,爱、互惠和知识并不像银行存款那样越用越少。创造力会激发更多创造力,金钱会带来更多金钱,知识会带来更多知识,朋友会带来更多朋友,就连成功也会引领更大的成功。最重要的是,你的付出会带来别人的付出。纵览历史,这个「生成」道理在当今社会表现得最为明显,在这样一个人际时代,世界的运行越来越合乎人际交往的准则。
无论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,无论你知道什么,你都要明白,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的思想、经历和那些你接触的人共同促成的,而那些东西或是你亲身所得,或是你通过书籍、音乐、电子邮件或你所处的文化间接得来。现在并没有记录表明,积累要达到多少量,事物才会向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。因此从现在起你就要下定决心,开始广交朋友,积累知识、经验和人脉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。
🤔 Q4A #0:为什么你的岗位好像螺丝钉?
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:Questions For Answers,简称 Q4A。
实习的时候一次主管和我谈话,当时我有很强烈的一种感受:我其实有很多想问的问题,但一时想不起来了。然而,这种交流机会其实并不多,错过了就是错过了,没能抓住机遇了解这些问题会非常可惜。所以,我在记事本里专门开了个文件夹:Questions,记录我想要了解的问题,这样可以持续思考,随时准备向合适的人寻找答案。
本周 Q4A #0:为什么你的岗位好像螺丝钉?似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:我们在岗位上好像一颗螺丝钉,每天做着一个又一个的需求,工作无需任何创造力,像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,且可以被替换。为什么呢?
- A. 这是(较低端)研发岗位的特性。研发岗和计算机打交道多,与人打交道少,「社会性」更低,意味着更容易被取代;许多业务需求(尤其在前端领域)难度不大,门槛低,难以形成技术壁垒。
- B. 这是特定大厂文化使然。国内许多大厂并不重视企业、团队价值观与文化认同,只将员工作为工具人使用(因此,大量使用外包 / 内包员工),员工也缺乏归属感和意义感。
- C. 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使然。工业社会越来越细分的分工,(按照马克思所言)使得人与工作的关系被异化了。参考阅读:《Bullshit Jobs 毫无意义的工作》。
- D. 这是个人能力不足的体现。真正有能力的人应该自己主动「结合对业务的思考」,在业务中获得技术沉淀,形成个人优势,找寻个人价值。
- E. 其他原因。👇 评论区。
我的实习工作经历实在太少了,认识还不多,以上只是我的猜想,不一定对。你觉得呢?🤔
下周见!